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意识流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意识流概念综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7 09:01:36    


«——【·前言·】——»

“意识流”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 意识像水流一样奔涌,这表现了意识的自由随意变换的实质

1884 年,美国心理学家、功能主义的先驱詹姆斯提出了一篇关于意识流心理学中一些被忽视的问题的论文。

他认为:“人的意识不受客观事实的限制,纯粹是主观的,”意识流属于精神领域,人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感受理解世界和认识自我

人们的意识变化速度很快,外部环境事件的变动可以直接影响以及人们内心的变化

后来,在 1890 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他将意识的流动定义为“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

詹姆斯将意识流与一条河流相比较,认为这是意识总是在日益变化的一种水流

每个人都是具备有意识的,当我们正试图将自己的形象融入到另外一段意识中。

意识总是在无形的产生和被我们改变,这样做是没有用处的,詹姆斯在书中强调,人类的意识不是一系列的碎片,而是由逻辑意识和不合逻辑的潜意识组成的。

«——【·意识流概念的提出·】——»

意识流产生的原因不止是詹姆斯提出了相关理论,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意识流理论,包括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他们内心的世界

在人类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的心理情绪精神都因此受到了重创,在当今世界各国乃至西方工业文明的熏陶和影响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财富观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随着这种思想和观念的不断扩散蔓延和发展,成为了一种在人与人之间产生欺骗和消费的根本原因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产生了麻木不仁,工业文明带来的后果是越来越多的人群的精神上的压力和空虚、冷漠、躲避和贪婪,人们的精神和意识上都是空虚的

在当时,许多导演也不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风格的电影,但对人类内心世界的疏散和排解是他们的共同追求

意识流理论的诞生也深受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柏格森的影响。他强调他把自己纯粹的思想和理性搁置于一边

提倡直觉带来的意识,他排斥利用僵化死板的形而上学主义方法来精确分析整个世界

他主张因果逻辑,认为真正的存在能够用意识控制,没有发生变化的事物都不会不是一种不停滞的运动。

柏格森将以往这种时间观和概念的形式被明确地定义为“测量时间”,而唯有“心理时间”,才被认为是“纯粹时间”。同时,也充分地强调了意识的存在。

与此同时,奥地利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弗洛伊德根据威廉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重新对非理性的意识流理论和本能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他在此基础上重新发展了“意识流”的基本内涵。

弗洛伊德在他治疗人的心理疾病期间,发现了心理领域有很多存在且不被其他人们所意识得到的潜意识,并且他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心理学和精神进行分析的理论。

他认为一个人的意识由三个层次组成深层次是潜意识,它代表的是一个人所有的冲动和自我本能;

中层次则是下意识协调着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矛盾;最外层的是意识,它直接控制着整个人类的外部活动

弗洛伊德认为真正左右于人类的不是意识体系的自我意识,而是体现出人类自身本能愿景的潜意识

原因是由于这种本能会产生嫉妒黑暗等感觉它们不仅仅是由于道德而推动的

而且是真正存在的,只有当它们处于特殊的情况下才能够会被唤醒,同时,弗洛伊德也强调了梦的理论,指出了梦和人们的意识活动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梦不是偶然发生存在的,它本身就是一幅关系人类精神心灵的画面,在这幅绘画中,睡眠时的人们渴求精神上的欲望都会得到满足没有任何道德指南会让人们意识上会受到抑制。

潜意识则会通过梦来传达真实的人类思想和矛盾,也就是这样一个梦与现实之间的时间过渡被当代文学家和电影导演们广泛地运用起来形成了意识之流,即意识流。

如上所述,许多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了意识流这一理论.这一理论首次出现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之中,继而出现了意识流小说。

这类小说深挖人的主观意识和意识的内在世界,然后意识流电影产生并在同一时期,就产生了意识流电影。

«——【·意识流从文本到电影的转变·】——»

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方式的艺术表现,这一理论的流行首先出现在文学领域英国作家辛克莱在 1918 年评论了英国作家多西理查逊的小说《旅程》。

并在文学杂志上正式介绍了“意识流小说”,文学术语“意识流小说”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广泛使用的。

意识流小说打破线性时间、空间的概念,打破了古典小说故事情节的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类小说的内容将目光对准潜意识和梦境同时把人类的感受作为支撑

随着意识流小说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意识流电影的诞生,意识流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各种不同景别镜头的组接让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

意识是自由流动的,意识交互式电影的形式和内容大多都是由非理性的一种意识自由流动和不受阻碍的意识组合而构成。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先锋派等各种派别的艺术实践中, 意识流电影这种风格首次得到了体现。

如西班牙著名超现实主义电影制作人路易斯·布努艾尔根据自己的梦境创作并拍摄了《一条安达鲁狗》这部电影。

他曾经思考:“我们经常无意识地思考和梦想会入侵我们的大脑,我们经常可以在异想与现实混淆不清的状况下,将我们的幻想当成现实,把现实所想象的事情变成了幻想。”

事实上这也是我们个人感受的一部分,随着电影技艺的不断发展,意识流电影给观众传达的内容让观众对身处的现实世界具有了反思性

在20 世纪 50 年代,意识流这一类别在法国普遍盛行于当时的左岸主义者即“左岸派”。

事实上,“左岸派”并非是一个学术派系,而是一群电影导演在自己的电影艺术上都在追求着同样的理想和目标。

彼此进行交流的技巧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时期,大多数导演喜欢拍摄他们个人风格明显和情感形式独特的电影,新浪潮则主张反对导演们那种排资论辈的坏习惯

反对电影商业化反对对不真实性的追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导致了新浪潮电影的世界地位的不断落后和下降,年轻人逐渐厌倦了僵化的社会政治体系。

新浪潮的电影作品是多元的,非政治性的,本身就承载着对时代的反抗决裂,电影更多的是强化了个体层面。

更多地重视和关注人类的各种精神状态和其他精神活动会给我们带来诸如记忆遗忘、杜撰和想象等心理过程,意识流电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意识流电影的发展·】——»

电影《野草莓》被普遍认为已经是当今电影制作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意识流电影。

这部影片是由瑞典著名电影导演伯格曼执导的,伯格曼把观众关注的对象藏于镜头当中,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巧妙的挖掘并发现深藏的信息。

伯格曼的电影节奏缓慢又悲伤,这正是他看不见的人生想要探索的。这部电影用象征性的隐喻性的电影技术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通过对个体精神和集体意识的深入探索,它充分反映和突出了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关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冷漠

《野草莓》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主角是一个 80 岁高的医学院副教授伊萨克准备带着他的儿媳前往他的母校获取荣誉学位。

这时候在他前往的路途中发生了许多事情他回忆起陈年中的往事,最后反思自己的一生。

伊萨克与他的表妹曾经一度有过甜蜜的浪漫初恋,但由于自己的个性孤僻和冷漠最终导致了他的哥哥抢走早期的甜蜜初恋,后来又由于自己对家庭的极度疏远而逐渐导致了儿媳的婚姻的再次破裂。

这部意识流电影的主要艺术特点就在于把老人的奇异故事幻想记忆和其中个个虚构故事和人物个体都放在同一幅电影画面中,但彼此之间没有对话,它本身就是伯格曼自己所创造的一种表现形式。

将人类的各种无意识、潜意识和不同的知觉状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将自己的梦想、幻觉、记忆和现实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伯格曼在他生命的黄昏中展现了一个老人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生命和对死亡的恐惧

意识流电影有着清晰的特点,意识的流动打破了故事的正常状态,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的意识为主要出发点,这是我们探索主要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一个重要突破

最关键的是对主角的本身的想法会有这样一个全新的了解,意识流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心理学上。

然后相继出现在意识流文学和意识流电影领域,可以说意识流的产生不是一个偶然的因素。

而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意识的增长和内在美学的发展的结果,研究意识流电影的意义在于理解主角的内心世界理解整部电影的来龙去脉,这样创作电影的技巧和手法才会显现出深远的影响。

对意识流电影的研究甚至更难防止它们发展长期处于起步阶段美国影评人 D·波得威尔在他的《艺术电影的叙事》一书中探讨了《野草莓》、《广岛之恋》、《乡村女牧师日记》、《八部半》等一系列意识流电影故事中所达到的另类“真实”。

这种“真实”来源于 19 世纪末的长篇通俗小说和经典戏剧电影,这是一种传统美学的思想观点,它抛弃了好莱坞明确的因果关系,带有一种具有主观的真实

«——【·参考文献·】——»

1.陈晓光、戴清影视鉴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9

2.[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三月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3.[英]英格玛·伯格曼.夏夜的微笑---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剧本选集上) M.黄天民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