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第一玻璃大王曹德旺因被相关大学聘请到校任职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让人不禁想起他曾经因一句“不要给工人随意涨工资”被网友骂上热搜。
做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实干家曹德旺一直对外传播的是自己从小是吃苦长大的,我的成功都是靠自己奋斗出来而被大众所熟知;大家不知道的是曹德旺的家族也很强大,父亲曾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在当时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哥哥后来也官至副省级。
有着这样好的家庭资源为何曹德旺总要对外宣称“自己从小是苦过来的”、“我知道老百姓要的是什么”、“如果一个商人把钱看得太重不去顾及工人感受这是做不长久的”这些言不由衷的话来让世人知道他是一个“苦命人”,这一切都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1946年出生的曹德旺正是国内动荡的时候,虽然这时候的父亲在上海有着体面的收入,但是在那个人人自危的上海他们的生活也并不理想。这时父亲决定举家搬迁回老家——福建福清。
也许是运气不佳也许是父亲回乡的决定“太美好”,父亲回乡选择的路线是水路,他把人和财务分开两条船出发。到了目的地,人到了,送货的那船夫却说“船山的货被沿路土匪结了,我们能回来就不错了”,望着面前十几个上身赤裸裸的汉子,曹德旺的父亲选择了相信船夫。
回乡后在路上发生了这样的变故家里只能决定先让曹德旺的哥哥先读书,这也是为什么曹德旺9岁才上学。
好景不长在这个本就是动乱不堪的岁月即使是有书读,家里还有着几张嘴要吃饭,也是在这个时候的曹德旺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敢于实践。
14岁的曹德旺在此时选择了退学,为了帮助家里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是精神和肉体蒙受的双重苦难,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不断地与命运抗争。
奋斗到30岁,啥生意都干过的曹德旺,成了谁也算计不过的“人精”。这个时期因为自己省吃俭用曹德旺积累了5万余元的“巨资”,那是在1975年的时候,此时的我们家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帮着大集体“过好日”,曹德旺就已经按照现在时髦的话讲开始“经济自由了”。
后面则是一路高歌猛进。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在国内曹德旺的发展开始走向“小康“时,这时的他还有着忆苦思甜的本质。除了响应国家号召捐款赈灾,还大面积给各地寺庙出钱积功德,这也是为何曹德旺有大善人的别称。
后面曹德旺的口碑反转要归拢到,因为国内市场环境有限他开始把目光望向海外市场,并把福耀玻璃工厂开到国外。
本身这样的个人成长轨迹和率领的实业工厂发展史该是值得国人认可和赞扬,但接下来曹德旺一系列做法和网上发言被国内网友大骂曹德旺是一个没有人性、忘祖的人。
被爆曹德旺区别对待员工,同样的待遇,美国工人每天只需工作八小时,而国内却是两班倒;美国工厂双休,国内却是单休;美国工厂防护设备周全,而在中国工厂,员工清理碎玻璃也只配有简单的防割手套。
说要为社会多做贡献的是他,说工资太高不利于年轻人奋斗的是他;说要做事先做人的是他,背后区别对待中外员工的也是他。除此还传曹德旺豪宅内16位美女管家,上亿美酒,儿子指责他生活奢侈,为此搬出豪宅以此来抗拒父亲的种种言行。
曹德旺这位从无到有的一个底层“下等人”跟随者国家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到今日成为富甲一方的“知名者”,他前面吃过苦让他知道了生存的不易,所以他发奋为了自己创作了一番天地让自己有好日子过;他明白知识的重要,所以在功成名就时豪捐百亿建设学校,这也是为何学校能让他来任职;他曹德旺也更明白国内的风土人情是一个怎样的运行法则,所以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网上大放厥词不要给工人涨薪资,来打造自己的商业帝国。
曹德旺,他只是一个商人,一个以利为先的商人。
我等寻常百姓不敢说苟同或理解他的言行举止,但他能在实业兴邦这块贡献了一份不小的自己的力量,这也证明了他和别的商人相比他的个人能力是在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