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代排晚会节目,总要将最精彩的节目留至倒数第一个。老师说,这是为了创造压轴登场的惊喜效果。
然后我就以为压轴是最后一个出场的意思,并且以为了很多年。
直到长大后才知道,把“压轴”当最后一个出场其实是误传。
你看,不管是老师还是书,都是不能尽信的。还得自己去探究探究才行。
想弄清楚“压轴”一词的来源和初始意义,就要先了解一些戏曲知识。
“压轴”,本是戏曲术语,与折子戏有关。
什么是折子戏?就是从全本戏里独立出来的、有特色、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一出或者几出小戏。
折子戏的出现,是因为“演戏演全套”太费事了,不光演起来累,观众要看完也累。想想被你奉为经典的那些影视剧,只看一些自己钟爱的、情节冲突激烈吸引人的地方,是不是比成天从头到尾回顾方便多了?
出于这种需求,戏班慢慢开始只演一些精彩片段。比如《牡丹亭》中的《游园》、《西厢记》中的《拷红》等。
《拷红》剧照
这一折戏,名字取得精致,剧本也精致。过去的戏曲剧本会写成一长卷,底部有卷轴,就像装裱国画的画轴一样。
最末的戏因靠近木轴,故被称“大轴”。想象一下,一场戏的演出,就像慢慢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当然,不是“图穷匕见”那种。
有了“大轴”,依次往前就有了“压轴”、“中轴”、“早轴”。若戏有五出,除了这几场外,最前面的一出就叫“开锣戏”。
虽说没演全本,但这一串儿演完差不多也得五六个小时的样子。怎么让观众一直怀着热情坐在那看下去?当然是把最吸引人的留到后头了。
演出戏,最吸引人的不外乎这么两样:一是有名的情节,二是有名的演员。人们看戏常常就是冲这两样去,跟我们现在追剧追星差不离。
于是这“紧压大轴”的压轴好戏,戏班往往安排挂头牌的演员演出。这就等于拽住了观众的腿:您哪,安心坐着看,甭着急,好戏还在后头呢!
所以,压轴其实是指倒数第二场戏,大轴才是最后一场。因时代和演出内容的不同,有时候压轴戏是重头,大轴成了“送客戏”(趣味性很强的玩笑戏或是小型武打戏,让观众明白要散场了);有时候大轴为正戏,重要性更在压轴之上,不安排“送客戏”。
就这么着,“压轴好戏”逐渐给了人“后出场”和“很重要”的印象。我们如今多以压轴为最后一个出场之意,其实是媒体和人们误用误传的结果。不过,这也算得上是词义的发展了。
像这样被误传而发展成如今的认知的事物,并不在少数。本来很多被广泛默认的东西,不涉及值得批判的内容的话,再去纠正似乎没有多大意义。
为什么要把它指出来?因为希望存在过的东西能够被记住,希望自己知道的,后人也能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