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千年文化,悠久的历史才铸成今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最不可少的便是礼节,所以《礼记》中即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这些繁冗的礼节到了春秋时期才得以整理分类。也就是《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所归纳的 “五礼”,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祭祀之事;
凶礼——丧葬之事;
军礼——军事之事;
宾礼——宾客之事;
嘉礼——冠婚之事。
正如我们知道的,中国过去几千年历史都是由封建帝国统治,历史上出现的很多思想文化,例如孔孟这样的圣人所提出的观念,他们的中心都离不开“礼”。
《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儒家更是主张以礼治国,后期国家法律更是以礼入法,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吉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由此可见,吉礼就是祭祀鬼、神、示(祇)的礼仪活动,为“五礼”之冠。即:
1) 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
2) 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3) 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就说,“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禬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指的便是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
其中凶礼又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襘礼等。在这五种礼仪中,襘、恤是国家事物,只有国王和宰臣才可施行此礼;丧、荒、吊则不仅可由国王施行,各级贵族也都举行。
1) 丧礼:指与自己有着不同关系的人死亡之后,自己按照名分服丧的礼节。
2) 荒礼:指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瘟疫等变故,国家所应采取的救灾措施。
3) 吊礼:指对遭受水旱灾害、地震、日食、月食等灾害地区表示哀吊和慰问,在这个时候往往会举行祈禳活动,以求除祟去祸。
4) 禬礼:音“贵”, 别国遭受侵略或动乱造成重大损失时,与之结盟的国家要派出使臣,筹集物资去救助。
5) 恤礼:对遭受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抚恤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