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公元1780-1831年),出生于普鲁士,少将,参加过莱茵会战、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德国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作家和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兵圣”。
克劳塞维茨的主要思想包含在其所著的《战争论》中,在书里,他开章明义地讲,他的研究专注于战争本身,对与战争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除必要的联系以外,都不在他的关注范围。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战争的母体,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战争看成独立的事物,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为政治服务的。即军事观点必须服从于政治观点,任何企图使政治观点从属于军事观点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第二,战争虽然从属于政治,但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需要按照自有的规律进行思考和行动,不然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第三,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使敌人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具体地说,消灭敌人必然要通过战斗,因为战斗是一种比其他一切手段更为优越、更为有效的手段。
第四,克劳塞维茨认为军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在实际作战时,通常不可能处处形成优势,但必须通过巧妙调遣军队,造成相对优势。所以,战争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这种兵力应同时使用,越是把兵力集中用于一次行动和一个时刻越好。
第五,精神因素对战争有着巨大的影响。克劳塞维茨指出,军队的主要精神力量是:统帅的才能、军队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精神因素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要使敌人丧失抵抗能力,不光要摧毁其物质力量,还要摧毁其精神力量。
第六,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战争中的两种基本作战方式。进攻具有积极的目的,但相对处于不利地位;防御的目的是消极的,但处于有利地位。两者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进攻中含有防御因素,防御中也含有进攻因素。就此,他对进攻和防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在要塞、山地、森林、沼泽、江河及民众武装(我们称为游击队、武装部)等战争形式中的进攻和防御的战斗原则。
第六,在哲学上,克劳塞维茨提出了理论的“盖然性”的问题。我们知道:“理论要联系实际”。但为什么这样?克劳塞维茨告诉我们:现实中的事物是复杂的,而理论(正确的理论)反映的是事物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规律,这使得理论与现实事物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就称为理论的“盖然性”。所以应用理论时,必须要针对现实情况灵活运用,即“理论要联系实际”。他举例说,“在实际的山地作战中,光是知道山地作战的原则是不够的,还需了解山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山地的高度、走势、山坡、山谷、道路、纵深、水源、植被、动物等。如此,才能恰当的使用战争理论,取得战争胜利。除此之外,他对“意志”还有一些非常精辟的见解。
克劳塞维茨的思想,是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引起了一场近代军事理论的革命,深刻的改变了西方国家的战争模式。被西方国家宣扬为“空前绝后的军事经典作家”,尊其为“西方兵圣”。
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对中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比我国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兵法著作,会发现我国的这些军事理论,尚停留在对具体战争进行概括总结的阶段,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和原则。可以说,在思想高度上比《战争论》略逊一筹。
近代以来,中国军事上的战略家,以毛泽东主席为最。与毛主席的军事理论相比较,会发现两者的军事理论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例如,集中使用兵力、人民战争、游击战等。鉴于两者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毛主席又喜欢博览群书。所以,毛主席的军事理论借鉴了克劳塞维茨思想,应该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例如,游击战的“十六字方针”完全符合克劳塞维茨所论述的民众武装的战争目的和战争原则,只是没有提出像毛主席这样提出具体的作战方式罢了。
通过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一些战争。例如我国“对印反击战”和“对越反击战”。这两场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胜利。但对我国胜利却中途退军的事情,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运用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我们就可以理解了:“对印反击战”时,虽然我们胜利了,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包括大部分以“印度”为首的不结盟国家,都是反对中国的,支持中国的国家基本没有。当时,我们站在了世界的对立面。所以,在战胜印度之后,及时撤军就是最好的选择。同样的,“对越反击战”时,苏联在外蒙和西伯利亚摆放了百万大军,给我国极大的军事压力。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后果难以估计。故此,及时撤军就成为恰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