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梭梭草的功效与作用(农村路旁的香附子是“女科圣药”)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3 09:46:29    

香附子,为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附、香头草、梭草、地贡子、梭梭草、金门莎草棱棱草、三棱草等,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

香附子模样特征:


香附子为一种多年生莎草类植物,株直立、无毛,秆显的纤细柔弱,高达15~95厘米。

1、茎部特点:地下茎、根茎、基部鳞茎及地上部分组成,具须根,丰富根状茎和块茎。匍匐根状茎长,椭圆形块茎。茎稍细弱,高15-95厘米,锐三稜形,平滑,基部块茎状。块茎从基部约3厘米处生长,数量众多,形成密集地下网络。块茎形态多样,三角状至卵形,宽1.2厘米,长1~3.5厘米,色泽黄、褐,成熟时变黑,坚硬且芬芳。

2、香附子叶:多,短于稈,宽2~5毫米,深绿有光泽,线形,上表面有槽,无叶舌、叶耳,背中脉突,基部紫红短鞘,鞘常裂成纤维状。

3、香附子花:有2~3(~5)枚叶状苞片,长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具(2~)3~10个辐射枝,长短不一,最长可达12厘米。

每枝含2~12小穗,小穗花序似陀螺,线形,长1~3mm,宽1.5mm,小花8~28朵。小穗轴有透明白翅。

膜质鳞片复瓦状排列,形状卵至长圆卵,长约3毫米,顶急或钝,两侧红紫、棕红,中绿,具5~7脉。有3雄蕊和3柱头,暗血红色花药线形,药隔突出,花柱长,柱头细长伸出鳞片外。


4、香附子果:小坚果长圆倒卵形,三棱形,长1.5~2mm,宽1mm,暗褐色,有细点。

香附子生长地方:香附子源于印度,分布于除北纬35°外各地,含非洲、美洲、南亚、南欧及中欧,影响热带、亚热带农业生态,为农田杂草,害作物产量。中国多地有产,如陕、晋、甘、鲁、豫、冀、浙、苏、皖、赣、川、滇、黔、粤、桂、闽、台,生长于山坡荒地草丛或水边潮湿处。

香附子喜肥沃湿润土壤与温暖气候,土壤湿度与气温影响其生长繁衍。块茎易受盐碱、低温、光照不足影响,怕寒,低温易冻害,低于0℃影响发芽。变温处理可促进发芽,有一定耐受极端条件能力。发芽最适温30~35℃,花果期5~11月。地上部分由块茎或基部鳞茎发芽形成,纵向发展形成复杂地下块茎网络。日照长度与温度影响其生长发育与块茎大小、干物质积累


香附子繁殖方式:香附子繁殖力强,主要通过块茎和基部鳞茎繁殖,块茎发芽率高达98%,种子繁殖较少。块茎传播方式多样,可通过流水、风暴、动物及人类活动传播。块茎有多个芽眼,顶端优势,生长迅速。萌发受水分、光照、气温、氧气含量和土层位置影响。

香附子繁殖方式多样,快速繁殖能力会迅速扩张,生长迅速,3天即可出苗。生长期内,数量激增,远超作物,严重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全球巨大经济损失。

香附子营养成分:含有丰富的挥发油、三萜类化合物、黄酮苷类化合物、生物碱、葡萄糖、果糖、淀粉、蛋白质、无机元素等成分。

香附子药用价值:味辛、微苦、微甘,性平;入肝、脾、三焦经。香附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干燥根茎被人们称为香附。


《本草便读》中记载:“入肝脾而开郁,为血因气滞之方;理胎产以调经,有气顺血行之理;其味辛甘带苦,故生者有解表之功;其质香燥而温,经制服得纯和之妙。乃女科之圣药,为气病之专司。”

香附子的记载历史:香附子最初见于魏晋《名医别录》,仅提及其别名莎草根,记录了生长和采收,未描述形态。唐代《新修本草》首次记载其别名并简单描述形态。宋明时,香附子成常用药物,如《本草衍义》所记。至《本草纲目》时,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尽描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