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民族与人口的“单一性特征”缩小了公民在文化、种族背景以及经济收入方面过大的差异性。
从20世纪早期起,丹麦人的阶层之间分化现象就通过这些方式体现出来:
其中主要表现为日趋显著的城市阶层的分化现象,而各阶层在城市中心的分布区域也较为明确。
阶层分化直接体现在住宅方面:
由于此时正处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趋于解体阶段,新的现代化工业生产体系正逐步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新郊区也开始成型。
产业工人的居住区几乎遍布于丹麦的城市,尽管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在总体结构和分布方面基本相似。
通常它们选址位于和市中心、工业区相毗邻的区域,也有一部分选址位于老城区或者是新建的市郊聚居区。
其中社会的上层人士所居住的社区是由独栋型房屋构成,例如拥有优美峡湾景色的奥尔堡西南部山丘建起的园林型郊区哈瑟里斯。
尽管丹麦的人口结构状况相较于西欧国家有所不同,但是城市化进程对丹麦的人口结构和公众心态的影响却十分显著。
除了社会精英阶层与工人阶层外,与丹麦的城市和城镇规模同时扩大的还有中产阶级人口比率的增加。
他们包括不同类型的企业家,如铸造厂主、工厂主、国内行业的批发商、富裕的工匠、商人、医生、律师、记者以及其他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
他们是倡导对自由探索与向往的阶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他们既显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又形成了“新社会精英的轮廓”。
同时,工人阶级的活动范围和生活状况也大致呈现出来。
在丹麦位于市中心主干道附近的区域以及市中心广场周边等地区,已经成为以商人、官员政要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主的居民定居区域。
而通常工人阶层的定居点聚集在主干道之间的街区以及城市的外围地带。
以欧登塞为例,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自19世纪以来,这里留存至今的工人阶层房屋约有36处。
20世纪丹麦出现了两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移,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大批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以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40年代(即丹麦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的人口普查数据为例。
丹麦人的家庭规模(尤其是城市人口)趋于逐渐减少的状态,家庭成员数量从4人以上逐渐演变为三口之家或更小规模的家庭。
而家庭规模的缩小也直接影响了市民阶层对房屋面积和设施等的需求,根据不同人群收入的差异性。
那些可供3人或2人居住的独栋房屋或者公寓型房屋普遍成为市民阶层的首选,这种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更加普遍。
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丹麦的平均家庭人口数量基本稳定于2-3人。
20世纪30-40年代是全国人口迁移频率较高的时期,其中在乡村和城镇中所发生的人口迁移现象最为显著。
而由乡村向城市的迁移人口数值显然更低(其中包括由乡村向首都哥本哈根以及其他大省城迁移的人口)。
另一方面,在首都和大省城也出现了少量由城市向郊区和市郊迁移的人口,尽管迁出人口并不多,但是它却高于同时期由乡村向城市迁入的人口数。
由此可见,以首都哥本哈根为主的各大城市的市内人口密度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趋于饱和,导致人口由市内向市郊迁移的趋势开始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乡村和市郊地区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也可归因为“市郊化”现象的一种反应:
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那些来自乡村和市郊地区的工人阶层,因无力负担市内包括房屋在内的日常生活开销。
他们通常会选择价格较低的市郊地带作为居所,从而成为往返市中心的通勤人口之一。
20世纪早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这一阶段,尽管人口迁移的“郊区化”现象已经初步显现(尤其是在20世纪30-40年代)。
特别是相较于本土住民的比例,该项变化数值显然还很低。
由于乡村人口转变谋生方式而成为工人阶层的一部分(尽管他们和城市内部的工人阶层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所导致的大规模迁移的影响。
因此市郊新定居点和住宅区的建设工程进展迅速第二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为了应对市郊人口的增长,丹麦各大省城周边区域建起了排列整齐、环境适宜的平房区。
以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都哥本哈根为例,建筑密集型低层住宅区通常是一种高品质的居民生活社区。
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市政当局规划方案的调整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促使原本城市内部的阶层分布出现了改变。
市政当局对于城市风貌与建筑的保护意识提高,使不少区域进行了新一轮的规划与改建,而在老城区内部进行的一系列改建工程。
将收入较低的工人阶层曾经居住的低矮破败的旧房屋改造为新房屋,通过翻修工程后,这些曾经的廉价房屋转而对高收入群体充满了吸引力。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丹麦城市家庭规模的普遍缩小,从而改变了市民阶层对住房的相关需求,也促使相关部门在设计房屋时,重点建造适合居住家庭成员2-3人的住宅。
除了家庭规模的变化和对住宅的新需求外,社会公众对于“个人空间”和个人隐私的重视也被纳入房屋及公共场所的部分设计方案中,与私人空间相关的规划设计开始得到重视。
当社会公众对于社区的环境质量的关注度提升时,“社区环境”和“个人空间”就成为了最受关注的话题。
丹麦大城市的人口分布经历了由集中型向分散型的迁移过程。城市扩张模式的改变,呈现了大城市和中小规模的城镇扩张速度的变化。
20世纪早期至中期,大城市扩张的速度曾一度远超于中小型城镇,这种发展趋势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出现了反向性的变化。
大城市的扩张速度逐渐放缓,20世纪70年代后期则几乎趋于停止状态。
同时,因受到经济萧条期的影响,政府计划用于市内设施建设的资金预算也出现了困难,导致不少预先规划的项目实施受到限制。
如大规模住宅区的建设和交通设施的改善工程的进度也随之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