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大同哪个朝代古都 “九大古都”

1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30 20:44:3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历史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因其特殊的地位,更是大兴土木,着意修建。这些古都,无论在建筑规模、模式或风格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往往代表了同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建筑有特殊的影响。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六大古都的有以下几个城市,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杭州。之后安阳、郑州也名列其后。相比于以上几个城市,大同明显底蕴不足,所以中国古都学会认定大同为“九大古都”。

2016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国古都学研究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正式将成都列为中国“大古都”。此次成都的列入,全国便有了“十大古都”。

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故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优势,如西安有“四关拱卫,浮渭据泾,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之盛;南京有“龙盘虎踞”之势;洛阳有“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北京有“背山带海”的形胜等。我国古代都城建设都有周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正朝夕”,“水地以县”,天子之国应“方九里”,“旁三门”,“有沟树之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五矩”等。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礼制”的体现。根据这些要求所营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严谨,左右对称,棋盘式布局等特点。帝王深居宫中,远离市,幽静、安全,又足以体现帝王之尊严与天下归一的愿望。商业集中,便于贸易;百姓居小巷之内,既安静,又便于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条庄严、笔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堂堂正正的对称街区,城中部有层层叠叠的紫禁城宫殿群。整个北京犹如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艺术品,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布局井然,设计匀称,棋盘状街区格外古朴、完整、协调,还有大量方便舒适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与静滥、优美和凝聚着古老历史的胡同。北京的这一古都风貌,被丹麦城市规划学家称为“世界奇观之一,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城市专家E·贝康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今天,文明着重介绍一下第九大古都--大同。介绍大同之前,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北魏这个朝代。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硅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硅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北魏太祖拓跋佳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北魏世祖拓跋煮统一北方。493年北魏高祖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迁都平城(今大同市),大兴土木修建皇宫,开始了近百年的北魏平城帝国时代。“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一系列大规模的首都建设轰轰烈烈地展开。这一时期的国都建设,是以汉平城作基址。营建了包括西宫、东宫在内的平城宫,公元406年,道武帝又在平城宫的南面,建立高10丈的双阙、太庙、社稷坛,同时营建了周长10公里的外城,亦称都城、郭城。

经过97年的苦心经营,历经六帝七世,北魏京都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第一名城。据史料记载,北魏平城是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部是宫城,南部是郭城。后来的考古专家把平城宫城的兴建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宫城建筑群的规划和初建时期,初步建成的宫城有12座门,宫城内有宫殿、宫室以及室庙、社稷和其他附属建筑与设施;第二时期是文明太后临朝听政时期,当时主要扩建和改建了原有的宫殿及附属建筑,并增建部分新的建筑。还营建了规模宏大的方山永固陵,建设了圆丘、明堂等大型礼制建筑。是时,“平城甲第豪宅竞起,寺院建筑达100余所”,建筑技术已达到了中原传统建筑的先进水平。不仅如此,当时营建宫殿的费用巨大,据《资治通鉴》记载,文武帝时仅太华殿的改建,就由4万多人用半年完成,其用工数量惊人。看见当时作为都城的大同已经规模巨大,功能齐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枢纽了,因此称之为“九大古都”并不是浪得虚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