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 ,你知道几个?

18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4 18:03:17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列举的中国历史上七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它们分别是:

长勺之战(齐鲁)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率军攻打鲁国,被鲁庄公采纳曹刿建议,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战术打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长勺之战(齐鲁)是春秋时代齐鲁两国为争夺长勺(今山东省莱芜东北部)这一战略要地而展开的一场战役。
  • 齐桓公率军攻打鲁国,意图消灭鲁国,扩大自己的霸权范围。鲁庄公听从曹刿的指挥,固守长勺,后发制人,以弱胜强。
  • 齐军三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稳住阵势。第四次进攻时,曹刿判断时机已到,建议庄公出击。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随后鲁军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 鲁军战胜后,曹刿先阻止庄公追击,后又建议庄公追击。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战车,把齐军赶出国境。

曹刿论战所叙述的原则和长勺战例,成为中国后世“后发制人”防御战略思想的宝贵借鉴。

长勺之战

成皋之战(楚汉)

公元前205-203年,它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而展开的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争夺战。这是楚汉相争的转折点,也是刘邦建立汉朝的重要一战。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成皋之战(楚汉)是指在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3年期间,楚汉两国为争夺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这一战略要地而展开的一系列战役。
  • 成皋之战共发生了五次,每次都是以成皋为中心,双方进行激烈的攻防战。
  • 第一次成皋之战是楚军首次攻占成皋,终公率军追击刘邦,并顺利占领成皋。
  • 第二次成皋之战是汉军首次收复成皋,彭越率军南下,攻破楚军薛公部,并威胁楚国腹地。项羽不得不亲自东征彭越,并命令终公守住成皋。刘邦趁机率军北上,突袭并击破终公部,重新夺回成皋。
  • 第三次成皋之战是楚军再次攻占成皋,项羽击退彭越后,得知刘邦复军成皋,便立即回师荥阳,并活捉了汉御史大夫周苛。接着项羽率军西进,围攻成皋。刘邦无力抵抗,只得率领滕公夏侯婴等人突围而出,并北渡黄河逃往修武。项羽随后攻下成皋,并欲继续西进,但被汉军阻挡于巩县。
  • 第四次成皋之战是汉军再次收复成皋,韩信率军北上,攻破齐国,并威胁楚国东部。项羽不得不再次东征韩信,并命令大司马曹咎守住成皋。刘邦乘机率军南下,多次挑衅曹咎部。曹咎怒而出战,但被刘邦设伏大败于汜水之上,并自杀。刘邦随后攻下成皋,并缴获了大量的金玉货赂。
  • 第五次成皋之战是楚汉最后一次争夺成皋的战役。当时项羽与韩信、彭越交战多日,未能取胜,便退兵回师荥阳,并与刘邦相持于广武涧(今河南荥阳境内)。双方经过多次谈判后,最终达成了以荥阳为界的和约。此后,成皋地区一直属于汉国,直到楚汉战争结束。

成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彻底的改变,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刘邦把握时机,采纳张良建议,于汉五年十月(前203年,十月为岁首),乘项羽引兵东撤之际,实施战略追击。十二月,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合围并大败楚军,项羽突围后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北)。二月,刘邦称帝,建立汉朝,重新统一了中国,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一幕。

成皋之战态势图

昆阳之战(新汉)

公元23年,刘秀率领3万军队对抗王莽的43万大军,利用地形和火攻大破王莽军。这是新朝灭亡的导火索,也是刘秀建立东汉的契机。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昆阳之战发生在西元23年五月至六月间,是刘秀军与王莽军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
  • 刘秀军以昆阳县(今河南省叶县)为据点,与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的主力形成犄角之势,阻止王莽军南下。
  • 王莽军以百万之师,分三路进攻昆阳,企图一举歼灭刘秀军。
  • 刘秀军仅有九千守军,众将欲弃城而走,刘秀坚持固守,并亲率万余援军赶来救援。
  • 刘秀以昆阳守军钳制强敌,再以精干三千援军捣敌要害,大破王莽主力。
  • 王莽军大乱,纷纷逃窜,被汉军追杀。突然暴风暴雨,滍水暴涨,王莽军万余人被淹死。

昆阳之战是新朝灭亡的导火索,这场战役使刘秀声名大噪,并为他后来建立东汉奠定了基础。

昆阳之战形势图

官渡之战(袁曹)

公元200年,曹操率领11万军队与袁绍的11万大军对峙于官渡,用火烧粮草和奇袭的战术打败袁绍。这是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官渡之战(袁曹)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地区的关键性一仗。
  • 曹操先进攻徐州的刘备,击破刘备,关羽被俘虏,旋即还军官渡。袁绍迟疑不决,失去夹击曹操的良机。
  • 袁绍率大军进军黎阳,准备渡河,同时派遣颜良进攻白马。曹操用荀攸之计,声东击西,佯装欲于延津渡河,实则轻兵突袭白马,斩杀颜良。
  • 曹操迁移民众,沿河西南向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曹操,至延津南。曹操令骑兵解鞍放马,将辎重丢弃。文醜与刘备带着五六千骑兵先后追至,士兵们争夺辎重,情况混乱。曹操以五百余骑,乘机突击,斩其骑将文醜。此后,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而关羽脱离曹营复投刘备。
  • 袁绍不听沮授持久作战的建议,自阳武逐渐进逼至官渡。曹操与袁绍交战不利,转而坚壁拒敌。袁绍建高楼台,垒土山,居高而射。曹操制作霹雳车,发石击破楼台。袁军又掘地道,曹军就挖长沟。
  • 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荀彧回信说:“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于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
  • 袁绍派遣淳于琼率兵万余护送军粮,屯宿于距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许攸献计轻军夜袭许都,也不被采纳;又因其家属犯法下狱,许遂与袁决裂,转投曹操。曹操问计于许攸。许攸告诉曹操,袁军辎重万余乘在故市、乌巢,守备不严。曹操当机立断,发动乌巢之战。令曹洪、荀攸留守官渡大营,自领步骑五千人,假装成袁军蒋奇部队,从小路夜行,迅速赶到乌巢,纵火围攻。拂晓时分大破淳于琼部,并破援骑。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谋士郭图进谗言陷害张郃、高览。张郃、高览二人得悉后方有变,率部降曹。于是袁军完全崩溃。

官渡之战示意图

赤壁之战(曹孙刘)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83万大军南下征服江南,被孙刘联军的5万水军用火攻和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于赤壁。这是三国鼎立的奠基之战,也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战役。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赤壁之战(曹孙刘)是东汉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曹操统一北方后,率领大军南下荆州,意图消灭刘备和孙权。刘备和孙权结盟抗曹,任命周瑜为总指挥。周瑜与诸葛亮商议作战计划,决定利用长江天险和火攻策略,打击曹操的水军。
  • 曹操的水军由于不习水战和气候原因,士气低落,多有疾病。为了防止水兵晕船,曹操命令将船只用铁链相连,形成连环船。
  • 周瑜利用黄盖的诈降计,引诱曹操派出精锐部队迎击。黄盖率领的船只上布满了干柴油料等易燃物品,在接近曹操的舰队时纵火自焚,并借风势将火势蔓延至曹操的连环船上。
  • 曹操的水军陷入火海,无法逃脱。孙刘联军乘机发动总攻,大破曹军的水陆两路部队,斩杀或俘虏了许多将领和士兵。
  • 曹操惨败后,仓皇撤退回许昌,留下曹仁等人守襄阳。孙刘联军收复了荆州大部分地区。

赤壁之战

夷陵之战(蜀吴)

公元222年,刘备率领70万精锐军队东下讨伐孙权,被陆逊率领2万水陆兵团用火攻和诱敌深入的战术击溃于夷陵。这是三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也是刘备生平最大的失败。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和东吴之间进行的一场重要的战役,发生在公元221年到222年。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孙权在219年杀死了刘备的大将关羽,夺取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刘备为了报仇,于221年称帝后不久,亲自率领数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派陆逊为大都督,率军迎战。
  • 陆逊采用以逸待劳的策略,不与刘备决战,而是坚守夷陵一带的有利地形。刘备的军队连绵数百里,疲惫不堪,陆逊趁机发动火攻,大败刘备,杀伤数万人,夺回了失地。刘备惨败后退回益州,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 夷陵之战结束了刘备一生的征战,也使得蜀汉和东吴恢复了和好关系,共同对抗曹魏。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影响了三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

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影响了三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从政治上看,夷陵之战使得蜀汉和东吴重新建立了联盟,共同抵抗曹魏的侵略,维持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从军事上看,夷陵之战展示了陆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成为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从文化上看,夷陵之战也激发了许多文人的创作灵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例如,《三国演义》中就对夷陵之战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想象。

火烧夷陵

淝水之战(晋秦)

公元383年,苻坚率领80万大军北伐东晋,被谢石率领8万精兵大败于淝水。这是十六国时期最辉煌的一场胜利,也是东晋保卫江南的重要事件,确定了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的格局。

战争过程简要如下:

  • 前秦皇帝苻坚在统一北方后,企图消灭东晋,实现全国统一。他率领百万大军南下,分五路进攻东晋的各个方向。东晋则由谢安和桓冲等人主持防御,以北府兵为主力,坚守长江天险。
  • 最终,在淝水(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东南方)一带,东晋仅以七万余军力大败号称八十余万的前秦军,造成前秦军队遭受毁灭性损失,苻坚统一大计受挫。刘备惨败后退回益州,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 淝水之战结束了前秦的强盛,也使得东晋和前秦恢复了和平关系,共同对抗北方的各个割据势力。

淝水之战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七次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你知道几个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