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百科 >

李世民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唐朝的第二个皇帝,能取得“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5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31 16:14:47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英明的皇帝,他的文韬武略和治世之功,都是其他人不可比拟的。

李世民十八岁起兵,帮助父亲李渊平定天下,建立了唐朝,但是,功高震主,李渊并不喜欢他。《资治通鉴》说:“上(李渊)每有寇盗,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后,猜嫌益甚”。所以,便听任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阴谋活动,以至于要用毒酒谋害他。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建成和元吉,唐高祖被迫退位,李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在他的治理下,各级官吏认真落实去奢省费、轻徭薄税、选用廉吏、丰民衣食等四项措施,唐朝逐步繁荣强大起来,史书上说:“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这个天下承平的时期,被历史学家誉为“贞观之治”。

1、唐太宗取得“贞观之治”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能把隋朝败亡的历史教训作为一面镜子,深深认识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得罪老百姓。

他经常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还把老百姓和帝王的关系比作水和船的关系。他曾经用这个道理教训太子李治,他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复舟。(《贞观政要》)他还把这种见解发而为文,写了一篇《民可畏论》的文章。文中写道:“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至于灭亡。《书》云:‘可爱非君?可畏非君?’天子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全唐文》卷十)这篇短短五十五字的论文,尖锐指出,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于君王是不是为人民谋福利,得到人民的拥护。所以,唐朝初年实行“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政策,在封建君主政体的大框架内,尽力改善为政之道,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关系,只二十多年的时间,唐朝境内便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2、唐太宗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他特别欣赏魏征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见解。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谏官,他经常面折庭议,据理力争,不是讲商纣王亡国的往事,就是讲隋炀帝身死的教训,往往弄得李世民下不了台。公元632年三月,在一次朝会上,魏征对唐太宗要去泰山封禅和厚资嫁女的决定持有异议,认为前者是“崇虚名而受实害,”后者是有悖古帝王的礼仪,李世民气得罢朝而去。回到后宫,还余怒未息,说道:“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立即向他道贺,并说:“主明才有臣直。魏征敢于直谏,正因为你是个明君啊!”李世民这才又高兴起来。他对群臣说:“人们都说魏征粗暴无礼,我看起来却觉得更加妩媚。”仍然像以前一样,认真听取魏征的劝谏。公元643年,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不已,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唐太宗知人善任,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包括自己原来的敌人,他都委以重任。

这从凌烟阁上的二十四功臣像中就可以看出,唐太宗用人是不拘一格的。唐诗人于濆的诗中就有“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的话。唐太宗深信天下有才能的人不少,只是没发现而已,他曾批评受命选拔人才、却认为“今未有奇才”的大臣封德彝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唐太宗和这些大臣相处,总的来说是比较和谐的,他没有历代帝王那种杀戮功臣的恶习。所以,在唐太宗的周围,始终聚集着一大批当代的精英。

公元647年,唐太宗总结自己“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人”的原因时,主要从用人方面说了五条:

一、古代帝王嫉贤妒能,我则见贤思齐,把别人的才能看成是自己的;

二、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我弃其所短,用其所长;

三、帝王把喜欢的人抱在怀里,把讨厌的人推到沟里,我敬重贤人,不抛弃有缺点的人,使这些人各得其所;

四、帝王多厌恶正直的人,明诛暗杀,历朝都有,我则把正直之士,委任官职,从未黜责过一个人;五、古帝王皆看重中华,卑视少数民族,我则同等看待,所以境外的部落都来归附。

这些经验之谈都是唐太宗一生实践的总结,尽管有自我标榜的溢美之词,但是大体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