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蔡永祥生前身后事》(一)
天亮时分,部队解除了战备。岳成波和战友们一起跑到铁路上,天下起毛毛细雨,天空一片阴沉。省军区保卫处和浙江省公安局的人都在,蔡永祥的死体已经用被盖起来了,看不清撞的情况,他们只能远远地看着,岳成波想过去看一眼蔡永祥,被保卫处的同志挡住了,透过细雨他看到了五颗散落在地上的子弹,子弹和枪已经被收拾到一块。陈奉泉一边哭一边说:“死的应该是我,蔡永祥是替我死的。”就在大家悲痛欲绝的时候,来了一辆车把死体拉走了。
蔡永祥死后,部队停止了一切活动,除了正常上哨外,所有人员全部在家里待命。蔡永祥怎么死的,大家都不清楚,更不清楚当时的情况。
上午10点,指导员高仓宝陪省军区保卫部董云祥参谋来到连队。董云祥参谋说:“蔡永祥牺牲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情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以后会告诉大家,但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他保护了列车、大桥和一车红卫兵,他是英雄。”
浙江省军区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开始调查蔡永祥的死。
1966年的10月31号,《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同时刊登蔡永祥的事迹,很快南京军区授予蔡永祥一心为公的好战士荣誉称号。《解放军报》以“以这种朝夕的精神改造世界观”记南京军区某部大桥英勇战士蔡永祥文章,紧接着在不到一个月当中连续发表了3篇社论:一论学习蔡永祥,二论学习蔡永祥,三论学习蔡永祥,全国各大媒体相继报道。随着宣传的深入,蔡永祥的事迹一下子家喻户晓传遍祖国大江南北。
英雄的事迹感动了杭州人民,各界群众自动来到钱塘江大桥烈士牺牲的地方瞻仰、悼念,并在大桥墩的北岸月轮山下塑像立碑,建立了烈士纪念馆,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烈士。
英雄头枕青山,身傍汹涌的钱塘江,面向守卫的大桥,永远陪伴着后来的战友。在祖国各地,蔡永祥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人人皆知,曾令多少人为之动容。郭沫若来到杭州钱塘江大桥,瞻仰了烈士牺牲过的哨所和留下的遗物,激动万分的诗人为英雄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长诗《水调歌头·蔡永祥》
又一欧阳海
十八青春年少
头脑武装强
秋雨连绵初过
夜雾迷茫昏黑
桥畔守钱塘
北上火车到
红卫满车厢
桥头近
车势猛
射毫米
突然发现
大木一枕卧轨梁
舍命迎头奔去
只见英姿飒爽
抱木跃于旁
一瞬泰山重
百代颂芬芳
茅以升的精神点燃了蔡永祥的理想之火。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桥就是自己的生命。桥上排险,水火无情。我们的任务第一点“桥”。
我们的任务第一点“桥”。这是蔡永祥生前写的日记,也许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世界上最短暂的日记。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蔡永祥用生命去进行了实践。钱塘江大桥与茅以升是紧密相联的,要认识蔡永祥必须先认识这座大桥和设计他的主人。在大桥的入口处,有一座雕像,一位老人正注视着横跨南北的钱塘江大桥,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桥梁设计专家,名叫茅以升,他就是钱塘江大桥的设计者。
汹涌澎湃钱江潮自古闻名遐迩。那潮,气势磅礴,涛击长空;轰然自东海席卷而来,势不可挡,谓天下奇观。钱塘江又名浙江,流经杭州时又名之江,作为浙江境内第一条大江,她养育了两岸千百万人民,是浙江人民生存的母亲河。她给人们带来富庶的同时,又创造了风情独特的风情文化。但是由于钱塘江的阻隔,也给两岸人们带来交通障碍。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建一座桥。设计架设一座梁,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他叫茅以升。三十年代,中国还没一座自行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为了打破外国人所说的中国人造不出现代化桥梁的神话,茅以升决定在钱塘江上架设自已的理想。
1937年9月26日,经过两年半的建设,钱塘江大桥在日寇的炮火声中峻工落成。它就像一条彩虹横跨在钱塘江上,把茅以升的理想和现实连接了起来。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高71米,宽9.1米,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然而,在苦难的年代里建起了大桥,无法逃脱苦难的命运,从桥诞生的那天起就有许多劫难在等着它。就在钱塘江大桥建成三个月后,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国民党在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下,纷纷溃逃。为了阻挡日寇的铁蹄,茅以升接受了一个使命,由他指挥炸毁钱塘江大桥,因为只有他才知道大桥的心脏在哪儿。
自已呕心沥血刚建好的大桥又由自已去炸毁,他得到这个消息惊呆了,这无意等于是一个母亲要亲手掐死自已刚刚出生的婴儿。那一天晚上,生平很少喝酒的茅以升第一次喝醉了,茅以升内心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果可以,他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大桥的平安。但是,如果不炸毁大桥,日寇的铁蹄将会通过大桥跨过钱塘江,那么更多的父母就会失去他们的儿女。在国家和民族利益中,茅以升别无选择。为了民族的利益,茅以升毅然决定亲自炸毁大桥。
1937年12月26日,钱塘江大桥公路桥首次开放的场面,十多万难民以逃难的方式为大桥剪了彩,落慌而逃的难民蜂涌而上涌上钱塘江大桥。第二天,茅以升含泪坐船来到大桥的中间亲手炸断了钱塘江大桥,随着一阵轰响,钱塘江大桥断成了几段。钱塘江的浪涛在咆哮,风在嘶鸣,仿佛也在为大桥哭泣。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八十年代,茅以升受邀到日本访问。日本几位专家特意赶来看望茅以升,在这一次会见中,日本专家告诉一个秘密。当初茅以升把钱塘江大桥炸毁后,为了侵华的需要,日本把日本全国的桥梁专家都找来想修复被炸的部分,结果他们失败了,最后仍然没有修复起来。抗日胜利后,一九四六年茅以升又一次将大桥修复,实现了茅以升不修此桥不丈夫的豪言。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不平凡的桥,它的故事留在了人们苦涩的记忆里。不过,茅以升的崇高精神,却点燃了守桥兵蔡永祥的理想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