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山西省沁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16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06 20:26:32    

沁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长治市北部, 东依太行山, 西靠太岳山,县境东连武乡、襄垣,西毗沁源,南接屯留,北与武乡及晋中市平遥县接壤。有上党“北大门” “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沁县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通过科学鉴定,均为含锶的碳酸钙镁型优质天然矿泉水,可与阿尔卑斯山矿泉水相媲美。沁县旅游资源,历史悠久,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自古为人文荟萃之邑 ,中心辖治之所, 境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沁县是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沁州黄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沁州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小米之乡、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

历史沿革

沁县也称沁州,古称铜鞮县。周朝初年是赤狄族聚居的地方。春秋时属晋,晋封其地为羊舌大夫食邑并在今故县镇东十里的地方为羊舌氏筑城,还大修离宫别馆为晋最高统治者出巡及接见宾客之用。秦、汉时属上党郡,设铜革是县,县治在今之古城村。

魏、晋时未变。北魏延和2年(公元433年)属乡郡。隋开皇3年(公元583年)废郡。开皇14年(公元594年)属沁州,州治在沁源。唐武德6年(公元623年)县治移今沁县的故县镇,改属韩州。

贞观17年(公元643年)又转隶于上党郡。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建威胜军,领铜是、武乡、沁源、绵上四县、治所在今沁县县城废址。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升威胜军为沁州,属河东南路。元仍称沁州,属晋宁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直隶于山西布政使司,领辖沁县、武乡二县。清未变。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废州。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白晋路为界分属于太行、太岳两行署。白晋路以东为太行行署,白晋路以西为太岳行署。

1949年全国解放后,仍设沁县,属长治地区。1958年沁县、襄垣、沁源三县合并,仍称沁县。1959年三县又分治,长治地区改称晋东南地区,1986年晋东南地区建制撤销,所属各县分别划归长治、晋城两市,沁县归属长治市。

行政区划

民国初年,沿用清制。1917年10月,仿日本“村本政治”,改为“村(编村)、间、邻、民”制。全县划为69个编村、9街(城内)、851个民闻、18个商间,计78编村(街)、869间。翌年12月,在县、村之间,增设区制。全县划一(城关镇)、二(故县镇)、三(郭村镇)、四(漳源镇)四个区。民国19年(1930)冬,实行“区、乡(镇)、间、领”制。全县划为93乡4镇,882间,4066邻。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大编村制,全县分四个区37个大编村,各区所辖编村如下:

第一区,驻城关镇,辖11个编村:城关编村、口头编村、青修编村、松村编村、长街编村、次村编村、上村编村、黑峪沟编村、长盛编村、樊村编村、烟立编村。

第二区,驻故县镇,辖9个编村:故县镇编村、南仁编村、南泉编村、大端编村、南池编村、南底水编村、新店编村、司马编村、松交编村。

第三区,驻郭村镇,辖10个编村:郭村编村、开村编村、南陈编村、仁胜编村、元王编村、尧山编村、乌苏编村、道兴编村、西林编村、南里编村。第四区,驻漳源镇,辖7个编村:漳源编村、王可编村、羊庄编村、西汤编村、南涅水编村、山曲编村、朝仁编村。

1939年1月,全县划为六个区。翌年6月,又划为10个区,并改大编村为162个行政村。

1941年1月,改沁东县为漳源县,沁东北划为武乡县第七区。漳源县新划为6个区,88个行政村。沁县保持原5个区。同年秋,沁东县北划为武西县第二区。次年3月,漳源县重归沁县,全县合并为5个区,1946年7月21日,沁县城解放,全县辖7个区。

1948年,全县划为5个区、161个行政村:

第一区,驻城关镇,辖南王、东岭头、青修、下曲峪、口头、北寺上、长盛、康公、五科、北坡、东倪村、松村、长街、西河底、陡角、轻城、大桥沟、段柳、徐阳、霍沟、白家沟、次村、杨家庄、上村、泊立、东庄、石科、南凹、合庄、刘家庄、小东岭、黑峪沟、荆村、马步庄、城关,计35个村。

第二区,驻故县镇,辖下湾、陈庄、计刀岩、唐庄、里庄、庶纪、下庄、徐村、大端、故县镇、磨盘脑、待贤、清河、郭庄、南泉、司马、东仁、佛堂岩、后河、韩庄、苗庄、任家沟、杨安、安仁、大南岭、松交、泉则坪、南仁、邓庄、贾家沟、汉家沟、南庄,计32个村。

第三区,驻下张庄村,辖上王、类村、南池、南集、西北、交漳、新柱、南头、北城、南底水、古城、乌苏、册村、良楼沟、马服、北集、得胜沟、余凹、牛庄、石角头、南里、上北里、唐村、西林、小王、道兴、上官、南余交、北底水、张庄、东林,计31个村。

第四区,驻开村,辖东坡、苗家坡、上湾、仁胜、端村、池堡、良基、西段庄、烟立、南窑上、冀家回、东段庄、南沟、郭村、郭家庄、开村、福村、圪垯、寺庄、东山、后沟、后泉、尧山、杨家铺、丈河上、中陈、段店、南陈、西陈、西渠上、温庄,计31个村。

第五区,驻漳源镇,辖元王、乔村、南山头、西倪村、乔家湾、罗卜港、次余沟、康家庄、羊庄、灯干角、王可、漳源、禅房、牛寺、南牛寺、西李家窑、西峪、里庄、韩家庄、南涅水、山曲、古台、硖石、新庄、后庄、朝仁、西沟、和尚沟、固亦、北河、交口、南峪,计32个村。

1953年,全县划为79个乡。翌年,撒销一、三、四三个区,成立了316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全县并为29个乡,撒销故县、漳源两个区。司马乡归襄坦县,新店乡归沁县,并确定城关、漳源、郭村、南里、故县、新店、次村、松村为8个集镇。

1958年8月全县将483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过渡为293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底撒销乡、高级社,过渡为6个人民公社,下设73个管理区,353个生产队。

1960年增为8个人民公社,234个管理区,1017个生产队。次年又分为19个人民公社,273个生产大队,1235个生产队。

1963年,调整为21个人民公社,307个生产大队。

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增为319个生产大队。

1984年在体制改革中,将人民公社改设4镇17乡,319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2月,迎春乡并入城关镇,设定昌镇人民政府。3月,南仁乡并入故县镇,设故县镇人民政府。撤乡并镇,南池、待贤2个乡并入新店镇。羊庄乡并入漳源镇。漫水乡并入册村镇。西汤乡、南涅水乡并入为牛寺乡。

2021年,撤销南泉乡,并入故县镇。撤销次村乡,设立沁州黄镇。撤销南里乡,设立南里镇。撤销段柳乡,原段柳乡荆村、霍沟、大良、小东岭、轻城、圪垯上、闫家沟、西河底、黑峪沟、白家沟10个村划归沁州黄镇。寺家庄、双沟、交漳、樊村4个村划归南里镇,段柳、长胜、青屯、南头、泊村、宋家沟、上北里、良楼沟8个村划归定昌镇。撤销松村乡,设立松村镇。

2021年沁县下辖9镇、2乡:定昌镇、郭村镇、故县镇、新店镇、漳源镇、册村镇、沁州黄镇、南里镇、松村镇、牛寺乡、杨安乡,另有:沁县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6个社区、218个村。县政府驻胜利路33号。

2022年全县设定昌镇、郭村镇、新店镇、故县镇、册村镇、漳源镇、南里镇、沁州黄镇、松村镇、牛寺乡、杨安乡11个乡级行政区划,东苑、西苑、西湖、育才、北关、南关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18个行政村。2022年,全县户籍总人口16.97万人。其中城镇户籍4.45万人,农村人口12.52万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