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遛百病是什么意思(沧州民宿,正月十六“遛百病”)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3 08:01:38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每年正月十六,人们在晚饭后便会上街,走一走,遛一遛,那场面可真是壮观啊!有些外地人乍一看到,基本上会被吓一跳,这满街筒子的人是要干啥啊?笔者告诉您,这就是俺们沧州的民俗“遛百病”。

“遛百病”古人喻指祛病迎吉之意。据说,其兴于宋盛于明,明后“遛百病”之风十分兴盛,以至于人山人海、万人空巷,这个民俗活动至今延续了数百年。

“遛百病”又称“走百病”,本来是北方地区流行的元宵习俗,以北京、河北、山东一带最为盛行,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旧时北方女人多足不出户,养儿育女,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而通过这一天“走百病”,可以四处游走,成为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活动,久而久之,形成了传统习俗。随着社会习俗的沿革,很多地方此类活动已不复存在,只有沧州保留着这个习俗,同时还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到了傍晚五六点钟,市民们开始上街。男男女女,扶老携幼,倾城而出,每一条街道都成了花团锦簇的河流。连走不了路的人,也坐在轮椅上让家人推着走到大街上去。人们祈求把身上的不舒服全部“遛”掉,新的一年中百病不得,身体健壮,生活安康。

“遛百病”的人往往兜里揣上数枚或数十枚硬币,一边走一边往街上抛掷。传说在这一天抛掷一些硬币,既是为了施福,也为的是把上一年的晦运抛掉,而拣了硬币的则拣回了福气。这可乐了孩子们,他们在人群里挤来挤去,拣拾硬帀,拣到一枚则欢呼雀跃。

前些年“遛百病”,人们多提灯而行,而且有舅舅给外甥买灯笼的习俗,现在提倡文明“遛百病”,遵守有关规定要求,人们不再提灯,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发亮光的工艺品,如荧光棒之类。

文明“遛百病”,让古老民俗散发出喜庆、文明、和谐、健康的文化魅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