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这首词出自《南歌子•感旧》,是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感怀之作,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苏轼对王弗的思念与深情。
年少相识,诗赋传情,池畔生情,飞来凤花。苏轼与王弗的爱情并不是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自由的恋爱。也正因为此,苏轼对此念念不忘,哪怕十年之后,也想与王弗梦中相见。
一:千里姻缘一线牵
苏轼在多数人眼中,是豪放的,是坚强的,是睿智的,是多才的。但是,苏轼同样是一位多情的人,只不过多情却并不等于滥情,这从苏轼无数的感怀之作中就能看出,对自己的三任妻子,苏轼倾注了无数的感情。
苏轼少年时拜文人王方为师,跟随王方学习,天资聪慧如他,深得王方喜爱。而王弗,正是王方的女儿。
有一次王方带领苏轼和王弗游山玩水,路过一池畔时,王方被美景所打动,于是让两人各为这美景取一个名字。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苏轼与王弗同时给出了“唤鱼池”这个名字,其中巧合,让人震惊。
苏轼与王弗脸颊微红,相视一笑。这便是两人爱情的开端,仿佛冥冥之中,命运早就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一切,是那么的巧合,又是那么的自然。
唤鱼池畔情意生。
后来,在王方寿辰那天,苏轼喝的酩酊大醉,所谓酒壮人胆,醒来后苏轼趁着酒意未消,闯入王弗的闺房,为她送上了她最喜欢的飞来凤。
在这一件件巧合之下,苏轼与王弗终于走入婚姻的殿堂,那一年,苏轼十九岁,王弗十六岁。
而后苏轼科举考试名动京城,风光无限,两人经常一起切磋诗歌,谈论时弊。在苏轼接待别人的拜访时,王弗都会在屏风之后细细听着,好为苏轼分析指正。
他们是那样的般配,好像天生一对。纵然苏轼一生洒脱放荡,但或许对他而言,那段日子或许才是他真正快乐的时光。
二:唯有深情不可负
快乐的时光总是不长久,十一年后,王弗因病去世了。哪怕在去世之前,王弗还为苏轼安排好了第二任妻子,自己的堂妹王闰之。
有这样的妻子,一切替他考虑周到,也难怪苏轼在十年之后的明月夜中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感伤之情,在泪水中吟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十年过后,苏轼对于王弗的感情并未随着时间而消逝,反而更加深情。唯有深情不可负,唯有王弗难想忘。
三:十年之后,我依然爱你
《江城子》首句,苏轼直接点明了自己的相思之深,阴阳相隔十年之后,面对王弗,面对那份年少的欢喜,他永远不会忘记。
此刻的苏轼远在他乡,纵然他曾经在王弗的坟头栽下了万颗松树,但他仍然可以感受到一种孤寂之情,只是不知道这份孤寂,是属于苏轼的,还是属于王弗的。
十年了,苏轼遥想,哪怕亡妻王弗还活着,自己历经十年风尘,处处碰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少年登科的天才了。即使相见,恐怕也难以相认。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六字,苏轼运用白描的手法,一位双鬓花白的形象跃然纸上。
昨夜,苏轼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十年间的一切,仿佛从未发生一般,“唤鱼池”依旧迷人,池水依旧清澈,那小窗旁边,王弗在梳妆打扮,她是那样的迷人,一如当年我送你飞来凤的样子。
相顾无言,泪水千行。梦中,苏轼就那样静悄悄的看着王弗,与她对视,时间,仿佛停止了一般。
然而,梦境终究是梦境,总归会有醒来的一天。“料得年年断肠处”,也许往后每年的那个夜晚,那片松林,都会让苏轼感怀不已,流泪千行。
苏轼在人们心中永远是那样一个放荡不羁的文人形象,然而他内心的凄凉、感怀以及无处安放的不舍,又有几人能懂呢?
三生石旁,奈何桥头,他们一定会相见。那时的他们,再也不会分开。